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要求,突出“关键少数”狠抓全员责任落实。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,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。既是“指挥官”,又是“排头兵”,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行动重视与否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质量。
然而,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认为“家丑不可外扬”,不愿正视问题,面对监管人员,报喜不报忧、遮遮掩掩,仿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是为了监管部门开展,而非为了企业自身安全发展。一旦企业主要负责人存有这样的想法,提高排查整改质量何从谈起?只有主要负责人发挥“第一责任”主导作用,率先垂范,带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,不断健全各项工作机制,才能确保自查自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要在思想上“敢于亮剑”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摒弃侥幸心理、讳疾忌医的思想,把重大事故隐患公之于众。监管部门“先礼后兵”,就是让企业主动“揭短亮丑”,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如果企业还在遮遮掩掩,试图“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”,不仅将面临“一案双罚”等处罚,还可能致使隐患演变成事故,最终一发不可收拾。只要企业有了对生命的尊重、对法律的敬畏,有了“晾晒”隐患的自觉,用心用情用力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,安全生产硬仗就已经赢了一半。
要在行动上立行立改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发挥主导作用,以身作则,带动全体员工严格按照相关部署要求,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彻底排查整治。不能因为是自查自改,就降低标准,放松要求,要建立隐患督查机制,压实班组、车间责任,常态化做好日常督查、集中排查、专项检查,每一个岗位、每一个角落,每一处作业活动场所都不放过。通过全员集中排查、部门安全检查、专项检查等,对风险进行辨识确认、分析评估,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,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。同时,建立奖惩机制,将责任与风险挂钩、风险与效益挂钩,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排查事故隐患的积极性,把少数人查隐患变为全员参与“大预防”。
版权为 荆楚网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